上一主题下一主题
«12345»Pages: 1/6     Go
级别: 八级会员
UID: 1018998
精华: 0
发帖: 2640
威望: 1000 点
金钱: 172989 RMB
贡献值: 285 点
注册时间: 2019-10-02
最后登录: 2025-02-24
0楼  发表于: 2023-05-31 22:11

两位老师捡鹅卵石溺亡,要个真相这么难吗?[2P]

两位老师捡鹅卵石溺亡,要个真相这么难吗?[2P]


贵州织金县的两个老师死了。

当天,6名小学老师在河滩捡鹅卵石,谁知道遇到上游的水电站放水,导致河水水位上涨,两位老师被冲走溺亡。

两位溺亡老师,一位叫李地军,41岁,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,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,下有两个孩子。

另一位叫徐倩,去世时只有26岁。父母均患重病,父亲肝癌晚期,母亲脊髓肿瘤,出事那两天,母亲还在做脊椎手术。

6位老师为何去河滩捡鹅卵石?

两位溺亡老师的家属给出的说法是:

因为所在学校的装饰缺少本地元素,为迎接教育系统上级领导下来检查,学校提议老师们去捡鹅卵石来美化校园。

但两位溺亡老师所在小学——织金县马场镇布底小学校长张习军,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直接口头否认了这个说法,说没有安排捡鹅卵石美化校园这回事。

既然没安排,为啥是六名老师一起去河中捡石子呢?

张习军表示:“那个我不清楚,应该是他们一起约着玩吧!”

“不清楚”,却又敢大言不惭地说“是他们一起约着玩”,还加上“应该”留下余地,这一套组合拳,把学校摘得干干净净,却又没把话说死,张校长是有点语言天分在身上的。

但,6个成年人,而且还是老师,一起约着玩,玩的项目居然是在河道捡石头,这样的说辞真的让人信服吗?

何况,事发是在4月13号,星期四,是工作日。警察接到报警是在当天18时许,而奔流新闻的报道说六名老师5时许就在河道捡鹅卵石,事发地离老师们的小学直线距离都有八九公里。

综合起来看,六个老师最起码得在4点多就得出发,或者在场了。

也就是说,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,6名老师集体旷课旷工,约着一起去捡石头玩。

我真的很好奇,什么样的石头有这样的魔力?

按理说,是不是那几名教师的个人行为,其实并不难查清楚。死者家属说,捡鹅卵石的提议,是在“当地迎接教育系统领导检查会议上”提出来的,查查会议记录,或者走访与会者,甚至是查查与会者的聊天记录,都不难查出真相。

但可能问题就在这里,似乎每个相关者都在有意和这件事摆脱关系。

我们能看到的零星报道中,水电站处于神隐状态,学校校长忙着撇清关系。

大皖新闻记者多次拨打了当天和溺亡一起的2名同事的电话,也均没有接通。

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,似乎没有人为这起悲剧承担过任何责任。

这件事,就像溺亡男老师的汽车,还孤零零地一直停在河岸上的路边,落满了灰尘,无人问津。


开闸放水提前通知了吗?用鹅卵石美化校园是否是来检查的领导提的要求?学校是否安排了此项任务?一个半月,都没有任何认定。

溺亡老师家属不得不诉诸舆论,才换来当地警方姗姗来迟(5月28日)的通报。

这份来之不易的通报说,“正在全面深入开展调查”,不知道这个承诺,多久能够兑现。

有作者说:

无论如何,不能让一句“校方否认”,一句“已经成立调查组”,就把令人悲痛的死亡悬置起来。然而现在这几乎成了固定的套路,当一些重大事故发生后,相关方面针对一些具体说法提出一句“否认”,再丢出一句“正在调查”,便把所有关注的目光打发掉了。


但似乎,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套路,一件悲剧中,除了悲剧的发生本身很容易,剩下的一切似乎都变得很困难。


不是说不能接受六个老师就是翘班去玩的可能,但这件事的认定,不能是空口无凭的“口头否认”,更不能一直让这个疑团横亘在人们的心头,却往前推一步都推不动。

真相是这个世界的定海神针,只有还原真相,才能让责任方承担相应的责任,让家属得到公正对待,让逝者得到告慰,让人们对世界的信念和信任得到确认。

还原真相的道路,不该如此艰难。


—The End—
上一主题下一主题
«12345»Pages: 1/6     Go